古诗文大全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时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 南歌子·湖景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病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 纵笔三首·其三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 千秋岁·次韵少游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 丹衷碎。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 满庭芳·三十三年

    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扦扦。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 西江月·送别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

  •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 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

    姑熟再见胜之,次前韵

    别梦已随流水,泪巾犹浥香泉。相如依旧是臞仙。人在瑶台阆苑。
    花雾萦风缥缈,歌珠滴水清圆。蛾眉新作十分妍。走马归来便面。

  • 南歌子·见说东园好

    见说东园好,能消北客愁。虽非吾土且登楼,行尽江南南岸,此淹留。
    短日明枫缬,清霜暗菊球。流年回首付东流,凭仗挽回潘鬓,莫教秋。

  • 阳关曲·答李公择

    济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 醉翁操·琅然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

  • 舟中夜起

    微风萧萧吹菰蒲,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
    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 上元侍宴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睢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今隔。

  • 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 题金山寺二首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