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全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长相思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霜华 一作:露华)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夜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 与元微之书

      四月十日夜,乐天白:

      微之微之!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书欲二年矣,人生几何,离阔如此?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微之微之,如何如何!天实为之,谓之奈何!

      仆初到浔阳时,有熊孺登来,得足下前年病甚时一札,上报疾状,次叙病心,终论平生交分。且云:危惙之际,不暇及他,唯收数帙文章,封题其上曰:“他日送达白二十二郎,便请以代书。”悲哉!微之于我也,其若是乎!又睹所寄闻仆左降诗云:“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且置是事,略叙近怀。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余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微之微之!此夕我心,君知之乎?乐天顿首。

  • 勤政楼西老柳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 山泉煎茶有怀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 太行路·借夫妇以讽君臣之不终也

    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行路难,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 画竹歌

    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萧郎下笔独逼真,丹青以来唯一人。
    人画竹身肥臃肿,萧画茎瘦节节竦。
    人画竹梢死羸垂,萧画枝活叶叶动。
    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
    野塘水边埼岸侧,森森两丛十五茎。
    婵娟不失筠粉态,萧飒尽得风烟情。
    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
    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幽姿远思少人别,与君相顾空长叹。
    萧郎萧郎老可惜,手颤眼昏头雪色。
    自言便是绝笔时,从今此竹尤难得。

  • 白鹭

    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
    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亦垂丝。

  • 早蝉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
    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
    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 养竹记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

    幸与松筠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 牡丹芳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

  • 问皇甫十

    苦乐心由我,穷通命任他。
    坐倾张翰酒,行唱接舆歌。
    荣盛傍看好,优闲自适多。
    知君能断事,胜负两如何。

  • 途中感秋

    节物行摇落,年颜坐变衰。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乡国程程远,亲朋处处辞。
    唯残病与老,一步不相离。

  • 自咏

    须白面微红,醺醺半醉中。
    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卧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
    仍闻好事者,将我画屏风。

  • 池上二绝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
    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 八骏图

    穆王八骏天马驹,后人爱之写为图。
    背如龙兮颈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壮。
    日行万里速如飞,穆王独乘何所之?
    四荒八极踏欲遍,三十二蹄无歇时。
    属车轴折趁不及,黄屋草生弃若遗。
    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
    璧台南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
    《白云》《黄竹》歌声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周从后稷至文武,积德累功世勤苦。
    岂知才及四代孙,心轻王业如灰土。
    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
    文帝却之不肯乘,千里马去汉道兴。
    穆王得之不为戒,八骏驹来周室坏。
    至今此物世称珍,不知房星之精下为怪。
    八骏图,君莫爱。

  • 答春

    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
    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

  • 正月三日闲行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 长安春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 逍遥咏

    亦莫恋此身,亦莫厌此身。
    此身何足恋,万劫烦恼根。
    此身何足厌,一聚虚空尘。
    无恋亦无厌,始是逍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