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 满庭芳·三十三年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 夜泛西湖五绝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

  • 初入庐山三首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 赠写御容妙善师

    忆昔射策干先皇,珠帘翠幄分两厢。
    紫衣中使下传诏,跪捧冉冉闻天香。
    仰观眩晃目生晕,但见晓色开扶桑。
    迎阳晚出步就坐,绛纱玉斧光照廊。
    野人不识日月角,仿佛尚记重瞳光。
    三年归来真一梦,桥山松桧凄风霜。
    天容玉色谁敢画,老师古寺昼闭房。
    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幅巾常服俨不动,孤臣入门涕自滂。
    元老侑坐须眉古,虎臣立侍冠剑长。
    平生惯写龙凤质,肯顾草间猿与獐。
    都人踏破铁门限,黄金白璧空堆床。
    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
    不须览镜坐自了,明年乞身归故乡。

  • 浣溪沙·方响

    花满银塘水漫流。犀槌玉板奏凉州。顺风环佩过秦楼。
    远汉碧云轻漠漠,今宵人在鹊桥头。一声敲彻绛河秋。

  • 浣溪沙·麻叶层层檾叶光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 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 六国论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其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越王勾践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俊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

      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

      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也。故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其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过赵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世主不问也。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

      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岂秦汉之所及也哉?

  • 纵笔三首·其二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时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 南歌子·湖景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病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 纵笔三首·其三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 千秋岁·次韵少游

    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 珠泪溅, 丹衷碎。 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
    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于海。

  • 满庭芳·三十三年

    余年十七,始与刘仲达往来于眉山。今年四十九,相逢于泗上。淮水浅冻,久留郡中,晦日同游南山,话旧感叹,因作此词。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故人惊怪,憔悴老青衫。我自疏狂异趣,君何事、奔走尘凡。流年尽,穷途坐守,船尾冻相衔。
    巉巉。淮浦外,层楼翠壁,古寺空岩。步携手林间,笑挽扦扦。莫上孤峰尽处,萦望眼、云海相搀。家何在,因君问我,归梦绕松杉。

  •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
    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

  • 西江月·送别

    昨夜扁舟京口,今朝马首长安。旧官何物与新官。只有湖山公案。
    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使君才气卷波澜。与把新诗判断。

  • 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