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闻灵皎师自信州归越以诗招之

    天师苍翠横金锡,地藏清凉掩竹扉。
    千里白云随野步,一湖明月上秋衣。
    诗寻静语应无极,琴弄寒声转入微。
    我亦孤山有泉石,肯来松下共忘机。

  • 山村冬暮

    衡茅林麓下,春色已微茫。
    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
    樵期多独往,茶事不全忙。
    双鹭有时起,横飞过野塘。

  •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寒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 秋日西湖闲泛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
    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 梅花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 小隐自题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
    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
    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 秋日

    秋光凝翠岭,凉吹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

    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

  • 秋日二首 其二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 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

    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
    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
    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
    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愧制劳居逸,方规十产金。

  • 临洛水

    春搜驰骏骨,总辔俯长河。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 五言咏棋

    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
    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
    舍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
    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

    治兵期制胜,裂地不要勋。
    半死围中断,全生节外分。
    雁行非假翼,阵气本无云。
    玩此孙吴意,怡神静俗氛。

  • 咏小山

    近谷交萦橤,遥峰对出莲。径细无全磴,松小未含烟。

  • 临洛水

    春蒐驰骏骨,总辔俯长河。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
    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 咏小山

    近谷交萦蕊,遥峰对出莲。径细无全磴,松小未含烟。

  • 咏乌代陈师道

    凌晨丽城去,薄暮上林栖。辞枝枝暂起,停树树还低。
    向日终难托,迎风讵肯迷。只待纤纤手,曲里作宵啼。

  • 冬宵各为四韵

    雕宫静龙漏,绮阁宴公侯。珠帘烛焰动,绣柱月光浮。
    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琐除任多士,端扆竟何忧。

  • 春池柳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 咏烛二首 其二

    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 登三台言志

    未央初壮汉,阿房昔侈秦。在危犹骋丽,居奢遂役人。
    岂如家四海,日宇罄朝伦。扇天裁户旧,砌地翦基新。
    引月擎宵桂,飘云逼曙鳞。露除光炫玉,霜阙映雕银。
    舞接花梁燕,歌迎鸟路尘。镜池波太液,庄苑丽宜春。
    作异甘泉日,停非路寝辰。念劳惭逸己,居旷返劳神。
    所欣成大厦,宏材伫渭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