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送张五諲归宣城

    五湖千万里,况复五湖西。
    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谿。
    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
    忆想兰陵镇,可宜猿更啼。

  • 送钱少府还蓝田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
    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 重赠吴国宾

    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
    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 送贺遂员外外甥

    南国有归舟,荆门溯上流。
    苍茫葭菼外,云水与昭丘。
    樯带城乌去,江连暮雨愁。
    猿声不可听,莫待楚山秋。

  • 送平澹然判官

    不识阳关路,新从定远侯。
    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
    须令外国使,知饮月氏头。

  • 送康太守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 送李判官赴东江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 送方尊师归嵩山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 送杨少府贬郴州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
    愁看北渚三湘远,恶说南风五两轻。
    青草瘴时过夏口,白头浪里出湓城。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

  • 临高台送黎拾遗

    相送临高台,川原杳何极。
    日暮飞鸟还,行人去不息。

  • 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
    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
    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
    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
    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
    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
    微物纵可采,其谁为至公。
    余亦从此去,归耕为老农。

  • 送张判官赴河西

    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
    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

  • 秋江送客

    秋鸿次第过,哀猿朝夕闻。
    是日孤舟客,此地亦离群。
    濛濛润衣雨,漠漠冒帆云。
    不醉浔阳酒,烟波愁杀人。

  •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
    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
    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
    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
    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
    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
    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
    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
    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
    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
    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 上行杯·离棹逡巡欲动

    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金船满捧,绮罗愁,丝管咽。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

  • 和白侍郎送令狐相公镇太原

    十万天兵貂锦衣,晋城风日斗生辉。
    行台仆射深恩重,从事中郎旧路归。
    叠鼓蹙成汾水浪,闪旗惊断塞鸿飞。
    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

  • 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九重寤寐忆忠诚,故向长沙起贾生。
    魏阙丝纶新借宠,秦淮草木旧知名。
    已闻塞下销锋镝,正自胸中有甲兵。
    万幕从兹无减灶,笑看卧鼓旧边城。
    诏颁英簜促锋车,暂借长才按转输。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休论足食为先策,自是平戎在用儒。
    来岁春风三月暮,沙堤隠隠接云衢。

  • 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

    天书早下促星轺,二月关河冻欲消。
    白首应怜班定远,黄金先赐霍嫖姚。
    秦云晓渡三川水,蜀道春通万里桥。
    一对郫筒肠欲断,鹘鸰原上草萧萧。

  • 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

    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
    宵征江夏县,睡起汉阳城。
    邻里烦追送,杯盘泻浊清。
    袛应瘴乡老,难答故人情。

  •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
    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
    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
    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