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全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何易于挽舟

      何易于尝为益昌令,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朴尝乘春自上游,多从宾客歌酒。泛舟东下,直出益昌旁。至则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史惊问状,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易于为属令,当其无事,可以充役。”刺史与宾客跳出舟,偕骑还去。

  • 有叹

    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
    天下兵常斗,江东客未还。
    穷猿号雨雪,老马怯关山。
    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

  • 西阁曝日

    凛冽倦玄冬,负暄嗜飞阁。
    羲和流德泽,颛顼愧倚薄。
    毛发具自和,肌肤潜沃若。
    太阳信深仁,衰气欻有托。
    欹倾烦注眼,容易收病脚。
    流离木杪猿,翩跹山颠鹤。
    用知苦聚散,哀乐日已作。
    即事会赋诗,人生忽如昨。
    古来遭丧乱,贤圣尽萧索。
    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

  • 鲁东门观刈蒲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 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
    苍鹅无罪亦可怜,斩颈横盘不敢哭。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前年太守为旱请,雨点随人如撒菽。
    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
    我今又复罹此旱,凛凛疲民在沟渎。
    却寻旧迹叩神泉,坐客仍携王子渊。
    看草中和乐职颂,新声妙悟慰华颠。
    晓来泉上东风急,须上冰珠老蛟泣。
    怪词欲逼龙飞起,险韵不量吾所及。
    行看积雪厚埋牛,谁与春工掀百蛰。
    此时还复借君诗,余力汰辀仍贯笠。
    挥毫落纸勿言疲,惊龙再起震失匙。

  • 聚星堂雪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行初雪。
    映空先集疑有无,作态斜飞正愁绝。
    众宾起舞风竹乱,老守先醉霜松折。
    恨无翠袖点横斜,只有微灯照明灭。
    归来尚喜更鼓永,晨起不待铃索掣。
    未嫌长夜作衣棱,却怕初阳生眼缬。
    欲浮大白追余赏,幸有回飙惊落屑。
    模糊桧顶独多时,历乱瓦沟裁一瞥。
    汝南先贤有故事,醉翁诗话谁续说。
    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

  • 水龙吟·腰刀首帕从军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闲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欢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 南康望湖亭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 百字令·半堤花雨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

  • 书悲

    今日我复悲,坚卧脚踏壁。
    古来共一死,何至尔寂寂!
    秋风两京道,上有胡马迹。
    和戎壮士废,忧国清泪滴。
    关河入指顾,忠义勇推激。
    常恐埋山丘,不得委锋镝。
    立功老无期,建议贱非职。
    赖有墨成池,淋漓豁胸臆。

  • 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自贞观以来,二十有二载,风雨调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昔汉武守文之常主,犹登刻玉之符;齐桓小国之庸君,尚图泥金之事。陛下推功损己,让德不居。亿兆倾心,犹阙告成之礼;云亭伫谒,未展升中之仪。

      此之功德,足以咀嚼百王,纲罗千代者矣。然古人有言:“虽休勿休”,良有以也。守初保末,圣哲罕兼。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

      窃见顷年以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邱之役。士马疲於甲胄,舟车倦於转输。且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浪,往来有漂溺之危。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则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黩武玩兵,先哲所戒。昔秦王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兆;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非矜功恃大,弃德而倾邦;图利忘害,肆情而纵欲。遂使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愿陛下布泽流仁,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

      妾又闻为政之本,贵在无为。窃见土木之功,不可兼遂。北阙初建,南营翠微,曾未逾时,玉华创制。虽复因山藉水,非无架筑之劳;损之又损,颇有工力之费。终以茅茨示约,犹兴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不无烦扰之弊。是以卑宫菲食,圣王之所安;金屋瑶台,骄主之为丽。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愿陛下使之以时,则力无竭矣;用而息之,则人斯悦矣。

      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窃见服玩纤靡,如变化於自然;职贡珍奇,若神仙之所制。虽驰华於季俗,实败素於淳风。是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岂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方验侈丽之源,不可不遏。作法於俭,犹恐其奢,作法於奢,何以制後?伏惟陛下明鉴未形,智周无际,穷奥秘於麟阁,尽探赜於儒林。千王治乱之踪,百代安危之迹,兴衰祸福之数,得失成败之机,固亦包吞心府之中,循环目围之内,乃宸衷之久察,无假一二言焉。唯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於业泰,体逸於时安。伏惟抑意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滋重德,择後是以替前非,则鸿名与日月无穷,盛德与乾坤永大。

  • 富贵曲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 唐太宗吞蝗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 四怨诗

    手推呕哑车,朝朝暮暮耕。
    未曾分得谷,空得老农名。

  • 陈宫

    椒宫荒宴竟无疑,倏忽山河尽入隋。
    留得后庭亡国曲,至今犹与酒家吹。

  •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三

    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
    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

  •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五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经营授宋休。
    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

  • 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樽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著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 对雪

    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五日免常参,三馆无公事。
    读书夜卧迟,多成日高睡。
    睡起毛骨寒,窗牖琼花坠。
    披衣出户看,飘飘满天地。
    岂敢患贫居,聊将贺丰岁。
    月俸虽无余,晨炊且相继。
    薪刍未阙供,酒肴亦能备。
    数杯奉亲老,一酌均兄弟。
    妻子不饥寒,相聚歌时瑞。
    因思河朔民,输挽供边鄙。
    车重数十斛,路遥几百里。
    羸蹄冻不行,死辙冰难曳。
    夜来何处宿,阒寂荒陂里。
    又思边塞兵,荷戈御胡骑。
    城上卓旌旗,楼中望烽燧。
    弓劲添气力,甲寒侵骨髓。
    今日何处行,牢落穷沙际。
    自念亦何人,偷安得如是。
    深为苍生蠹,仍尸谏官位。
    謇谔无一言,岂得为直士。
    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不耕一亩田,不持一只矢。
    多惭富人术,且乏安边议。
    空作对雪吟,勤勤谢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