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全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瑶花慢·朱钿宝玦

    后土之花,天下无二本。方其初开,帅臣以金瓶飞骑,进之天上,间亦分致贵邸。余客辇下,有以一枝已下共缺十八行。

    朱钿宝玦,天上飞琼,比人间春别。江南江北曾未见,漫拟梨云梅雪。淮山春晚,问谁识、芳心高洁?消几番、花落花开,老了玉关豪杰!
    金壶翦送琼枝,看一骑红尘,香度瑶阙。韶华正好,应自喜、初乱长安蜂蝶。杜郎老矣,想旧事、花须能说。记少年,一梦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 杏花

    桃红李白莫争春,素态妖姿两未匀。
    日暮墙头试回首,不施朱粉是东邻。

  • 南轩竹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 江上琴兴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 杨花

    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 石竹咏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 题画猫

    碧眼乌图食有鱼,仰看胡蝶坐阶除。春风漾漾吹花影,一任东郊鼠化鴽。

  • 幽兰之歌

    幽兰生矣,于彼朝阳。
    含雨露之津润,吸日月之休光。
    美人愁思兮,采芙蓉于南浦;公子忘忧兮,树萱草于北堂。
    虽处幽林与穷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 新楼诗二十首·北楼樱桃花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
    凝艳拆时初照日,落英频处乍闻莺。
    舞空柔弱看无力,带月葱茏似有情。
    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

  • 寒松赋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薄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

      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

      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

  • 柳絮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
    他家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

  • 赋得花庭雾

    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色含轻重雾,香引去来风。
    拂树浓舒碧,萦花薄蔽红。
    还当杂行雨,仿佛隐遥空。

  •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
    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 咏省壁画鹤

    粉壁图仙鹤,昂藏真气多。
    鶱飞竟不去,当是恋恩波。

  • 荔枝

    红颗真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中庭种荔枝。

  • 踏藕

    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
    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
    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
    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

  • 墨竹赋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

      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刑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散柯布叶,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曲直横斜,秾纤庳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子岂诚有道者邪?”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子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其长,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如苍玉。淡乎自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以终日。笋含箨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亿。至若藂薄之余,斤斧所施。山石荦埆,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以病而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

      客曰:“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与可曰:“唯唯!”

  • 种兰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草,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遣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 木假山记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馀,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 绢绡白如雪。
    轻华比蝉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