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江上西山遮掩了一半江堤,此处的楼台馆阁一时间全都朝西。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独有南堂建造在西南方向,可以卧看千张风帆在浅滩收起。
参考资料
1、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2 2、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26-127 3、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97-198
江上西山¹半隐堤(dī),此邦²台馆³一时西。
南堂:在临皋亭,俯临长江,是作者贬谪黄州后居住的地方。¹西山:即樊山,在今湖北武昌西,与赤壁隔江相对,上有苏园,为苏轼贬居黄州时的读书处。²此邦:指黄州。³台馆:楼台馆阁。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¹。
¹浅溪:谓浅滩,近岸水浅处。
参考资料
1、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2 2、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26-127 3、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97-198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南堂新葺之时。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先寓居定惠院,后迁居距离大江八十步的临皋亭(驿)。元丰六年五月,在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屋,苏轼名之曰南堂,完成后即景抒怀,作此组诗。本首诗就是组诗中的第一首。
《南堂五首·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篇先描绘临皋亭依傍西山、俯临长江的地理形势;接着用特写镜头刻画南堂窗含大江,极目远眺的景色:只见江中千帆停泊,江面一片烟波渺茫。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景物寥廓的画面。全诗视野开阔,以淡雅之笔摹写出一幅山水画卷,令人读来心旷神怡。
参考资料
1、曹济平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13-415 2、陈迩冬.苏轼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