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
《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 其十一 吟风桥 》
桥边风月佳,俯仰有馀思。无忘履冰心,方识吟风意。
-
《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六 》
花柳芳妍十日晴,五更风雨送馀春。莫嫌红紫都吹尽,新绿满园还可人。
-
《 晚春 》
捲地狂风殿晚春,落花盖水欲成云。向人不改旧时面,只有苍官无此君。
-
《 次韵周畏知问讯城东梅坞七首 其一 》
城东幽事如许,一见定胜百闻。苦雨斜风无柰,断桥流水馀芬。
-
《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二十三 》
疏竹萧萧正雨声,眼中日影又还晴。钩窗燕坐夏将半,荷叶已香湖水清。
-
《 腊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乡台夜归得五绝 其四 》
人来人去空千古,花落花开任四时。白鹤泉头茶味永,山僧元自不曾知。
-
《 是日二使者出游晚凉有作 》
疏风细雨随华节,西浦东山总胜游。拙守亦忻凉意好,挑灯清坐读春秋。
-
《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一 》
今年少雨菊花迟,青蕊方开三两枝。但得悠然真意在,青山何处不相宜。
-
《 游诚之来广西相从几一年今当赴官九江极与之惜别两诗饯行 其一 》
游子名家后,天资更敏强。壮怀知自许,远业定难量。
幕府文书简,韦编趣味长。怅然成阔别,音寄莫相忘。
-
《 送祖七侄西归二首 其一 》
万里逢犹子,中年忆故乡。只知情话好,岂觉去途长。
巫峡波涛壮,秦山桧柏苍。何能从汝往,伫立看归艎。
-
《 三茅观李仁父刘文潜员显道赵温叔崔子渊置酒分韵得高字 》
节物岁云暮,九衢尘满袍。起我二三友,招要步林皋。
仰看冥飞鸿,俯览千丈涛。石径上深窈,竹风更萧骚。
杯槃自真率,更起泻浊醪。叹我会合难,慰我涉历劳。
薰然乡社游,饮少意已陶。我亦寿长者,万里欣所遭。
嗟哉士业艰,逝矣日月滔。古义重金石,外物真秋毫。
愿言共勉厉,勿负岷山高。
-
《 光弼侄得邑西归赋诗勉之并示光义二首 其一 》
共惟二百载,诗礼一门中。冷落吾忧甚,扶持尔辈同。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外慕知何极,惟应念祖风。
-
《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其三 》
晴日东山饱看花,归来野路已昏鸦。坡头认得疏篱处,薝卜林中李老家。
-
《 丙申至前五日复坐南窗忆去年诗又成两章 其一 》
依然红日照窗楣,还是去年消息时。妙理不须寻辙迹,只于生处验新知。
-
《 所思亭海棠初开折赠两使者将以小诗 其二 》
东风著物本无私,红入花梢特地奇。想得霜台春思满,一枝聊遣博新诗。
-
《 初夏偶书 》
江潭四月熟梅天,顷刻阴晴递变迁。
扫地焚香清昼永,一窗修竹正森然。 -
《 喜闻定叟弟归 》
吾弟三年别,归舟半月程。
瘦肥应似旧,欢喜定如兄。
秋日联鸿影,凉窗听雨声。
人间团聚乐,身外总云轻。 -
《 襄州护漕使者侯寄示所作快目亭记辞多慷慨予 》
闻说君家快目亭,湓江直上起千寻。
昔人事业规摹在,故国山河草木深。
世态从渠翻覆手,壮图还我短长吟。
会须一展平戎策,始称平生洒落襟。 -
《 下山有作 》
五日山行复下山,爱山不肯住不间。
此心无着身长健,明岁秋高却往还。 -
《 谢韩监芍药 》
一年春事雨声里,十里扬州梦想边。
眼底名花烦折赠,君家风物自嫣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