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还山留别长安知己

    出山不见家,还山见家在。
    山门是门前,此去长樵采。
    青溪谁招隐,白发自相待。
    惟馀涧底松,依依色不改。

  • 别李季友

    栖鸟不恋枝,喈喈在同声。行子驰出户,依依主人情。
    昔时霜台镜,丑妇羞尔形。闭匣二十年,皎洁常独明。
    今日照离别,前途白发生。

  • 玉壶冰

    玉壶知素结,止水复中澄。坚白能虚受,清寒得自凝。
    分形同晓镜,照物掩宵灯。壁映圆光入,人惊爽气凌。
    金罍何足贵,瑶席几回升。正值求珪瓒,提携共饮冰。

  • 观于舍人壁画山水

    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湖中鸟。
    独坐长松是阿谁,再三招手起来迟。
    于公大笑向予说,小弟丹青能尔为。

  • 人人来问此中妙,怀素自云初不知。

  • 寄衡岳僧

    祝融高座对寒峰,云水昭丘几万重。
    五月衲衣犹近火,起来白鹤冷青松。

  • 题张僧繇醉僧图

    人人送酒不曾沽,终日松间挂一壶。
    草圣欲成狂便发,真堪画入醉僧图。

  • 送畏斋何监簿添倅解替东归

    春风行李万篇诗,明月归舟几片碑。
    千载岫云佳话柄,两年怀玉淡生涯。
    已闻北阙飞丹诏,早趁南薰度赤墀。
    历历口开天下事,直声元是九重知。

  • 送尹子潜赴省

    吾侪怪世好,心事老天知。
    梦寐符前说,轩翔定此时。
    故家当有后,造物本无私。
    雪里阳春脚,梅开第一枝。

  • 挽都大王郎中二首

    一门孝友古难为,坚苦端凝更自持。
    如此典型今代少,粹然言论满朝推。
    若人已矣嗟何及,魂气信乎无不之。
    楚水芗溪生死地,英灵上诉九原知。

  • 挽分宁张少仙二首

    貌与心俱古,岁寒松桧苍。
    学高眸炯月,吟苦鬓先霜。
    能赋秋宾早,收功晚节香。
    满门弓冶趣,有鹗待云翔。

  • 挽分宁张少仙二首

    当路知公谂,搜扬入剡科。
    才难行志易,官小及民多。
    北部劳人耳,东皈奈命何。
    邮音嗟忽断,空有泪滂沱。

  • 挽黄制属

    家传山谷旧簪缨,志业刚豪早有声。
    二子学文能绍志,一官拜命竟辞荣。
    琴斋不听惊人语,钺阃空留荐剡名。
    借问松坡谁是主,疎梅淡月两凄清。

  • 题金华徐伯光义聚规约

    至矣前人惠后人,爱之无不用吾情。
    寸心千虑规前定,六世一门家太平。
    愈久愈教同保守,不容不念始经营。
    业为可继宜休养,夜夜春雷鼻息鸣。

  • 题金华徐伯光义聚规约

    每慨人无善后图,荡然家检亦何疎。
    眼前漫不知由己,身后谁能管得渠。
    喜见双溪今轨范,更绵一脉古诗书。
    了知斯聚更斯义,散及宗枝广义居。

  • 题金氏三桂堂

    见说庭阶玉树芳,薰教书史郁心香。
    郤诜林峙应难并,燕窦枝繁未足方。
    莫羡三槐森钜府,且看三桂列华堂。
    多闻直谅成三益,松竹梅花共雪霜。

  • 题静轩

    主静非专在静时,至於动处亦随之。
    圣贤学问惟知止,敬义工夫要夹持。
    所养勿忘由勿助,其中何虑又何思。
    莫教鹘突名轩意,物诱情迁几坐驰。

  • 题李氏云庄

    云本无心出,庄非有意名。
    午供雷腹实,晓带月痕耕。
    身世随舒卷,山村任晦明。
    饭疏浮富贵,畎亩但存诚。

  • 题日者李成斋所藏李文清幅

    相公提笔福苍生,印得当年命术精。
    钧翰珍藏塞翁马,六丁严护不容惊。

  • 题严陵潇洒亭

    天遣溪山付客星,翠屏中界玉澄泓。
    无边潇洒寸心远,有分登临双眼明。
    净洗胸中参范老,细於诗里勘元英。
    千年相望神相入,一脉清风要主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