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七夕同彭长卿中郎

    清谈闲送可怜宵,竹户斜通宛转桥。
    白水青林秋澹澹,好风凉月夜萧萧。
    贫来冶客伤时序,老去诗人怨寂寥。
    惊鸟不鸣更漏静,如闻银浦弄轻潮。

  • 初秋三首 其三

    水气抱柴扉,林阴夜凛冽。风至如有人,芭蕉一声裂。

    暗暗梅花廊,残月如凝雪。

  • 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 其一

    春水平田鹭一群,黄花陌上野香薰。若为雨霁犹屯雾,总以松多易染云。

    洞拂古莎来鹿女,原留新迹过山君。马蹄闲踏萧森影,夜月朝曦两不分。

  • 诸陵月下送潘尚宝二首 其一

    野客无名隶奉常,朱藤皂帽踏清光。石桥印月深深雪,松鬣摇风暗暗香。

    官道马嘶灯火密,长陵钟动履声忙。祠臣谁带烟霞气,白发鬖鬖尚玺郎。

  • 咏怀四首 其三

    大运无终尽,细柳不常灼。金樽盛美酒,郁郁胡不乐。

    以手摸头颅,隆隆一具骨。暂时属我身,谁知非我物。

    转盼忽如电,微躯戢一木。乌鸦鸣其上,青蛙叫其足。

    白蚁如白粲,行行相蚀驳。

  • 美人临镜

    薤叶依稀印,香绳取次松。
    睡眸犹少力,酒晕不销浓。
    髻就山争出,眉成月又重。
    若非形与影,未必肯相容。

  • 襄中怀先兄中郎

    五岳同游誓未忘,一藤独往泪千行。
    青山到处悲王粲,明月曾经照谢庄。
    苏岭云开浓似黛,湘江春涨沸如汤。
    寻思旧日经行处,鸟语花飞总断肠。

  • 武昌坐李龙潭邸中

    比来三食武昌鱼,今日重留静者居。
    我有弟兄皆慕道,君多任侠独怜予。
    尊前鹦鹉人如在,楼上元龙傲不除。
    芳草封天波似雪,卷帘对雨读新书。

  • 郢中游春曲二首

    春在画桥头,殷红照碧流。
    几回看去马,一笑荡轻舟。
    夜月梨花梦,春风燕子愁。
    愿为原上草,岁岁藉芳游。

  • 感怀诗五首 其一

    步出居庸关,水石响笙竽。北风震土木,吹石走路衢。

    蹀躞上谷马,调笑云中姝。囊中何所有,亲笔注《阴符》。

    马上何所有,腰带五石弧。雁门太守贤,琵琶为客娱。

    大醉斫案起,一笑捋其须。振衣恒山顶,拭眼望匈奴。

    惟见沙浩浩,群山向海趋。夜过虎风口,马踏万松株。

    我有安边策,谭笑靖封狐。上书金商门,傍人笑我迂。

  • 太和山中杂咏

    灵境经年入梦魂,不知何岳更称尊。
    山为函夏诸丘长,帝是轩辕有道孙。
    楚泽秦川罗下界,日兄月姊贮天门。
    晴空万里尘氛净,一缕卿云玉座存。

  • 绣林阻风远望

    雨中新柳净江头,燕子穿花立钓舟。
    东去湖湘多大泽,春来天地少安流。
    南平驿路何时尽,北渚风烟渺自愁。
    石壁沉沉收落日,一痕渔火动沙洲。

  • 听泉

    一月在寒松,两山如昼朗。
    欣然起成行,树影写石上。
    独立巉岩间,侧耳听泉响。
    远听语犹微,近听涛渐长。
    忽然发大声,天地皆萧爽。
    清韵入肺肝,濯我十年想。

  • 再游桃花源

      明日过桃源县,之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源而上,屡陟弥高,石为泉啮,皆若灵壁。

  • 游岳阳楼记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然九水发,巴江之水亦发,九水方奔腾皓淼,以趋浔阳;而巴江之水,卷雪轰雷,自天上来。竭此水方张之势,不足以当巴江旁溢之波。九水始若屏息敛衽,而不敢与之争。九水愈退,巴江愈进,向来之坎窦,隘不能受,始漫衍为青草,为赤沙,为云梦,澄鲜宇宙,摇荡乾坤者八九百里。而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变态,此其所以奇也。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垆,排当水面,林木可数。盖从君山酒香、朗吟亭上望,洞庭得水最多,故直以千里一壑,粘天沃日为奇。此楼得水稍诎,前见北岸,政须君山妖蒨,以文其陋。况江湖于此会,而无一山以屯蓄之,莽莽洪流,亦复何致。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子京增堞籍兵,慰死犒生,边垂以安,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入为名谏议,出为名将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已,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至若予者,为毛锥子所窘,一往四十余年,不得备国家一亭一障之用。玄鬓已皤,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寒雁一影,飘零天末,是则真可哭也,真可哭也!

  • 游石首绣林山记

      大江自三峡来,所遇无非石者,势常结约不舒。至西陵以下,岸多沙泥,当之辄靡,水始得遂其剽悍之性。如此者凡数百里,皆不敢与之争,而至此忽与石遇。水汹涌直下,注射拳石,石堮堮力抵其锋,而水与石始若相持而战。以水战石,则汗汗田田滮滮涆涆,劈之为林,蚀之为窍,锐之为剑戟,转之为虎兕,石若不能无少让者。而以石战水,壁立雄峙,怒狞健鸷,随其洗磨;簸荡之来,而浪返涛回,触而徐迈,如负如背;千万年来,极其力之所至,止能损其一毛一甲,而终不能啮骨理而动龈齶。于是,石常胜而水常不胜,此所以能为一邑砥柱而万世赖焉者也。

      予与长石诸公,步其颠,望江光皓森,黄山如展筛,意甚乐之。已而见山下石磊磊立,遂走矶上,各据一石而坐。静听水石相搏,大如旱雷,小如哀玉。而细睇之,或形如钟鼎,色如云霞,文如篆籀。石得水以助发其妍而益之媚,不惟不相害,而且相与用。予叹曰:“士之值坎禀不平,而激为文章以垂后世者,何以异此哉!”

      山以玄德娶孙夫人于此、石被睇锦,故名。其下即刘郎浦。是日同游者,王中秘季清,曾太史长石,文学王伯雨、高守中、张翁伯、王天根也。

  • 江行道中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天霁。晨起登舟,入沙市。午间,黑云满江,斜风细雨大作。予推篷四顾:天然一幅烟江幛子!

  • 夜泉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 楮亭记

      金粟园后,有莲池二十余亩,临水有园,楮树丛生焉。予欲置一亭纳凉,或劝予:“此不材木也,宜伐之,而种松柏。”予曰:“松柏成阴最迟,予安能待。”或曰:“种桃李。”予曰:“桃李成荫,亦须四五年,道人之迹如游云。安可枳之一处?予期目前可作庇阴者耳。楮虽不材,不同商丘之木,嗅之狂醒三日不已者,盖亦界于材与不材之间者也。以为材,则不中梁栋枅栌之用;以为不材,则皮可为纸,子可为药,可以染绘,可以颒面,其用亦甚夥。昔子瞻作《宥老楮诗》,盖亦有取于此。”

      今年夏,酷暑,前堂如炙,至此地则水风泠泠袭人,而楮叶皆如掌大,其阴甚浓,遮樾一台。植竹为亭,盖以箬,即曦色不至,并可避雨。日西,骄阳隐蔽层林,啼鸟沸叶中,沉沉有若深山。数日以来,此树遂如饮食衣服,不可暂废,深有当于予心。自念设有他树,犹当改植此,而况已森森如是,岂惟宥之哉?且将九锡之矣,遂取之以名吾亭。

  • 听雨堂记

      乙未,中郎令吴,念兄弟三人或仕或隐,散于四方,乃取子瞻怀子由之意,扁其退居之堂曰“听雨”。十月,予往吴省之,见而叹曰:“吾观子瞻居宦途四十余年,即颠沛流离之际,室家妻子潇然不在念,而独不能一刻忘情于子由,夜床风雨之感无日无之,乃竟不得与子由相聚也。”

      嗟乎!宋自仁宗以后,皆非治朝也。子瞻之肮脏好尽,子由之狷介寡合,皆山林之骨,非希世取功名之人也。古之君子,有一人知之,则可以隐。夫孰有子瞻与子由两相知者?以两相知之兄弟,而偕隐于山林,讲究性命之理,弹琴乐道,而著书瑞草、何村之间,恐亦不大寂寞也;而乃违性乖质,以战于功名之途,卒为世所忌,几至于死。彼黄州之行已矣,元祜初,既得放归阳羡,当此时,富贵功名之味,亦既尝之矣;世路风波之苦,亦既历之矣;己之为人,足以招尤而取忌,亦大可见矣,肱已九折矣。或招子由至常,或移家至许,或相携而归,使不得遂其乐于中年者,庶几得遂于晚岁,亦奚不可。胡为乎招即来,麾即去,八年荣华,所得几何?而飘零桄榔之下,寂寞蜒岛之中,濒海相逢,遂不得与子由再见,此吾之所不晓于子瞻者也。夫人责自照。陶潜之可仕而不物,以其性刚耳。子瞻渡海以后,乃欲学陶,夫不学之于少,而学之于老,是贼去而弯弓也。

      今吾兄弟三人,相爱不啻子瞻之于子由。子瞻无兄,子由无弟,其乐尚减于吾辈。然吾命薄,或可以免于功名。独吾观两兄道根深,世缘浅,终亦非功名之品。而中郎内宽而外激,心和而迹孤,尤与山林相宜。今来令吴中,令简政清,了不见其繁,而其中常若有不自得之意。岂有鉴于子瞻之覆辙,彼所欲老而学之者,中郎欲少而学之乎?如是则听雨之乐,不待老而可遂也,请归以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