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全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吕氏春秋·壅塞

      齐攻宋,宋王使人候齐寇之所至。使者还曰:“齐寇近矣,国人恐矣。”左右皆谓宋王曰:“此所谓‘肉自生虫’者也。以宋之强,齐兵之弱,恶能如此?”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又使人往视齐寇,使者报如前,宋王又怒诎杀之。其后又使人往视。使者遇其兄,曰:“为王视齐寇。不意其近而国人恐如此也。今又私患,乡之先视齐寇者,皆以寇之近也报而死;今也报其情死,不报其情,又恐死。将若何?”其兄曰:“不若先夫亡者亡。”于是报于王曰:“殊不知齐寇之所在,国人甚安。”王大喜。左右皆曰:“乡之死者宜矣。”王多赐之金。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

  • 清人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 出车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设此旐矣,建彼旄矣。彼旟旐斯,胡不旆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出车彭彭,旂旐央央。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昔我往矣,黍稷方华。今我来思,雨雪载途。王事多难,不遑启居。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执讯获丑,薄言还归。赫赫南仲,玁狁于夷。

  • 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 大东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睠言顾之,潸焉出涕。

    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

    有冽氿泉,无浸获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获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监 同:鉴)

    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 永王东巡歌·其五

    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
    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

  • 永王东巡歌·其八

    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
    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

  •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二首

    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 淮村兵后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 黄家洞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 贺新郎·纤夫词

    战舰排江口。正天边、真王拜印,蛟螭蟠钮。征发棹船郎十万,列郡风驰雨骤。叹闾左、骚然鸡狗。里正前团催后保,尽累累、锁系空仓后。捽头去,敢摇手?
    稻花恰趁霜天秀。有丁男、临歧诀绝,草间病妇。此去三江牵百丈,雪浪排樯夜吼。背耐得、土牛鞭否?好倚后园枫树下,向丛祠亟倩巫浇酒。神佑我,归田亩。

  • 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边月 一作:边草)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 渐渐之石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皇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武人东征,不皇出矣。
    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皇他矣。

  •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衰老 一作:衰盛)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 常武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 六月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央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车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 答苏武书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羶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辙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使复战,故陵不免耳。

      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葅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陵诚能安,而主岂复能眷眷乎?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