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大全

形式:
杂剧 文言文
  • 活板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余 一作:予)

  • 雪夜小饮赠梦得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出门看 一作: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豪富人 一作:豪家富人)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理 一作:官理)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 悯黎咏

    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诛求尽余粒,尚豢犊与豕。
    昨当租吏来,宰割充盘几。
    吏怒反索金,黎民那有此。
    泣向逻者借,刻箭以为誓。
    贷一每输百,朘削痛入髓。
    生当剥肌肉,死则长已矣。
    薄诉吏转嗔,锁缚不复视。
    黎儿愤勇决,挺身负戈矢。
    枪急千人奔,犯顺非得已。
    赫赫王章存,令人弃如纸。

    朔风戒良节,赫赫张皇师。
    军门号令严,震肃将天威。
    壮士快鞍马,锋镞如星飞。
    一举破贼垒,刀斧纷纭挥。
    剖尸越邱阜,踏血腥川坻。
    白日暗西岭,瘴气昏余晖。
    翅鼠堕我前,饥鸟逐人归。
    征夫怀惨忧,涕泗沾我衣。
    黎人本同性,云何发祸机?
    神武贵勿杀,不在斩获为。
    息火当息薪,弭兵当弭饥。
    谁生此厉阶,哲士知其非。

  • 石将军战场歌

    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
    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尚带勤王字。
    忆昔蒙尘实惨怛,反覆势如风雨至。
    紫荆关头昼吹角,杀气军声满幽朔。
    胡儿饮马彰义门,烽火夜照燕山云。
    内有于尚书,外有石将军。
    石家官军若雷电,天清野旷来酣战。
    朝廷既失紫荆关,吾民岂保清风店。
    牵爷负子无处逃,哭声震天风怒号。
    儿女床头伏鼓角,野人屋上看旌旄。
    将军此时挺戈出,杀敌不异草与蒿。
    追北归来血洗刀,白日不动苍天高。
    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古来少。
    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
    处处欢声噪鼓旗,家家牛酒犒王师。
    休夸汉室嫖姚将,岂说唐家郭子仪。
    沉吟此事六十春,此地经过泪满巾。
    黄云落日古骨白,沙砾惨淡愁行人。
    行人来折战场柳,下马坐望居庸口。
    却忆千官迎驾初,千乘万骑下皇都;
    乾坤得见中兴主,日月重开载造图。
    枭雄不数云台士,杨石齐名天下无!
    呜呼杨石今已无,安得再生此辈西备胡。

  • 新丰折臂翁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
    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听取。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 曲江

    望断平时翠辇过,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 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 一作:爷娘)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欲为 一作:本为;圣明 一作:圣朝;肯将 一作:敢将)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
    顺风波以从流兮,焉洋洋而为客。
    凌阳侯之氾滥兮,忽翱翔之焉薄?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
    去终古之所居兮,今逍遥而来东。
    羌灵魂之欲归兮,何须臾而忘反?
    背夏浦而西思兮,哀故都之日远。
    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
    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
    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
    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
    忠湛湛而愿进兮,妒被离而障之。
    尧舜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众谗人之嫉妒兮,被以不慈之伪名。
    憎愠惀之修美兮,好夫人之慷慨。
    众踥蹀而日进兮,美超远而逾迈。
    乱曰: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 斋中读书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 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令陈人武臣、张耳、陈馀徇赵地,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

      葛婴至东城,立襄强为楚王。婴后闻陈王已立,因杀襄强,还报。至陈,陈王诛杀葛婴。陈王令魏人周市北徇魏地。吴广围荥阳。李由为三川守,守荥阳,吴叔弗能下。陈王征国之豪杰与计,以上蔡人房君蔡赐为上柱国。

      周文,陈之贤人也,尝为项燕军视日,事春申君,自言习兵,陈王与之将军印,西击秦。行收兵至关,车千乘,卒数十万,至戏,军焉。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周文败,走出关,止次曹阳二三月。章邯追败之,复走次渑池十余日。章邯击,大破之。周文自刭,军遂不战。

      武臣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陈馀为大将军,张耳、召骚为左右丞相。陈王怒,捕系武臣等家室,欲诛之。柱国曰:“秦未亡而诛赵王将相家属,此生一秦也。不如因而立之。”陈王乃遣使者贺赵,而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而封耳子张敖为成都君,趣赵兵,亟入关。赵王将相相与谋曰:“王王赵,非楚意也。楚已诛秦,必加兵於赵。计莫如毋西兵,使使北徇燕地以自广也。赵南据大河,北有燕、代,楚虽胜秦,不敢制赵。若楚不胜秦,必重赵。赵乘秦之弊,可以得志于天下。”赵王以为然,因不西兵,而遣故上谷卒史韩广将兵北徇燕地。

      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原将军立为燕王。”韩广曰:“广母在赵,不可。”燕人曰:“赵方西忧秦,南忧楚,其力不能禁我。且以楚之彊,不敢害赵王将相之家,赵独安敢害将军之家!”韩广以为然,乃自立为燕王。居数月,赵奉燕王母及家属归之燕。

      当此之时,诸将之徇地者,不可胜数。周市北徇地至狄,狄人田儋杀狄令,自立为齐王,以齐反击周市。市军散,还至魏地,欲立魏后故宁陵君咎为魏王。时咎在陈王所,不得之魏。魏地已定,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周市不肯。使者五反,陈王乃立宁陵君咎为魏王,遣之国。周市卒为相。

      将军田臧等相与谋曰:“周章军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围荥阳城弗能下,秦军至,必大败。不如少遗兵,足以守荥阳,悉精兵迎秦军。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因相与矫王令以诛吴叔,献其首于陈王。陈王使使赐田臧楚令尹印,使为上将。田臧乃使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以精兵西迎秦军于敖仓。与战,田臧死,军破。章邯进兵击李归等荥阳下,破之,李归等死。

      阳城人邓说将兵居郯,章邯别将击破之,邓说军散走陈。铚人伍徐将兵居许,章邯击破之,伍徐军皆散走陈。陈王诛邓说。

      陈王初立时,陵人秦嘉﹑铚人董譄﹑符离人朱鸡石﹑取虑人郑布﹑徐人丁疾等皆特起,将兵围东海守庆于郯。陈王闻,乃使武平君畔为将军,监郯下军。秦嘉不受命,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武平君。告军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听!”因矫以王命杀武平君畔。

      章邯已破伍徐,击陈,柱国房君死。章邯又进兵击陈西张贺军。陈王出监战,军破,张贺死。

      腊月,陈王之汝阴,还至下城父,其御庄贾杀以降秦。陈胜葬砀,谥曰隐王。

      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仓头军,起新阳,攻陈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

      初,陈王至陈,令铚人宋留将兵定南阳,入武关。留已徇南阳,闻陈王死,南阳复为秦。宋留不能入武关,乃东至新蔡,遇秦军,宋留以军降秦。秦传留至咸阳,车裂留以徇。

      秦嘉等闻陈王军破出走,乃立景驹为楚王,引兵之方与,欲击秦军定陶下。使公孙庆使齐王,欲与并力俱进。齐王曰:“闻陈王战败,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请而立王!”公孙庆曰:“齐不请楚而立王,楚何故请齐而立王!且楚首事,当令于天下。”田儋诛杀公孙庆。

      秦左右校复攻陈,下之。吕将军走,收兵复聚。鄱盗当阳君黥布之兵相收,复击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复以陈为楚。会项梁立怀王孙心为楚王。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朱房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者,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陈王信用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頉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褚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吾闻贾生之称曰: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以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飘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倔起阡陌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不铦于钩戟长铩也;适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索隐述赞】天下匈匈,海内乏主,掎鹿争捷,瞻乌爰处。陈胜首事,厥号张楚。鬼怪是凭,鸿鹄自许。葛婴东下,周文西拒。始亲朱房,又任胡武。伙颐见杀,腹心不与。庄贾何人,反噬城父!

  • 好事近·汴京赐宴闻教坊乐有感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发。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发。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借书 一作:积书;阶寂寂 一作:堦寂寂)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一作: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遥看 一作:遥望)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东向看 一作:东向望)

  • 陆浑山庄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 长干行二首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猿声 一作:猿鸣)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唯 一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

    藉甚宣城郡,风流数贡毛。
    霜林收鸭脚,春网荐琴高。
    共理须良守,今年辍省曹。
    平生割鸡手,聊试发硎刀。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
    䆉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