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
- 
                    《 任末好学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 
                    《 食粥心安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 
                    《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 西京杂记·匡衡勤学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 
                    《 宋史·欧阳修传(节选)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锼刻骈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苏舜元、舜钦、柳开、穆修辈,咸有意作而张之,而力不足。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 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好古嗜学,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研稽异同,立说于左,的的可表证,谓之《集古录》。奉诏修《唐书》纪、志、表,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苏轼叙其文曰:“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识者以为知言。 
- 
                    《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十首·其十 》吾幼从父师,所患经不明。 
 何尝效侯喜,欲取能诗声。
 亦岂刘随州,五字矜长城。
 秋雨短檠夜,掉头费经营。
 区区宇宙间,舍重取所轻。
 此身傥未死,仁义尚力行。
- 
                    《 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人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为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之,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 
                    《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 
                    《 赠韦秘书子春二首 》谷口郑子真,躬耕在岩石。 
 高名动京师,天下皆籍籍。
 斯人竟不起,云卧从所适。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
 惟君家世者,偃息逢休明。
 谈天信浩荡,说剑纷纵横。
 谢公不徒然,起来为苍生。
 秘书何寂寂,无乃羁豪英。
 且复归碧山,安能恋金阙。
 旧宅樵渔地,蓬蒿已应没。
 却顾女几峰,胡颜见云月。徒为风尘苦,一官已白须。 
 气同万里合,访我来琼都。
 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留侯将绮里,出处未云殊。
 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 
                    《 松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 
                    《 命子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於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时有语默,运因隆窊。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顾惭华鬓,负影只立。
 三千之罪,无后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厉夜生子,遽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日居月诸,渐免于孩。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 
                    《 岭南江行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 
                    《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 
                    《 自嘲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 
                    《 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 
                    《 勤学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 
                    《 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 
                    《 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 
                    《 壮士篇 》天地相震荡,回薄不知穷。 
 人物禀常格,有始必有终。
 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
 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乘我大宛马,抚我繁弱弓。
 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
 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
 震响骇八荒,奋威曜四戎。
 濯鳞沧海畔,驰骋大漠中。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
- 
                    《 鹅赠鹤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 
 雪颈霜毛红网掌,请看何处不如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