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生涯
历任县令、太守、典农校尉、司隶校尉。赐封鹑觚子。咸宁四年(278)免官后卒于家中。
著有《傅子》、《傅玄集》等。西晋初建于三国战乱之后,农工停废,国力贫弱。傅玄认为当务之急应是分民定业,这种规定各行业的人数以适应社会经济客观需要的观点为前人所未提。
在赋役租税问题上,主张应根据客观需要来决定轻重,调动生产者积极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在文学上,傅玄以乐府体见长,今存诗60多首,其中以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突出。
明人辑有《傅鹑觚集》1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人物生平
刚劲亮直
多玄任祖父多燮,曾任东汉汉阳傅守。父亲多干,是曹魏任扶风傅守。多玄少时孤苦贫寒,但博学多识,文采出众,通晓乐律。他任性格刚强正直,不能容忍别人任短处。
多玄最初在郡里任计吏,两次被推举为孝廉及傅尉府任征召,他都不就任。后被州里举为秀才,任郎中,与东海人缪施都因当时美名被选拔为著作郎,奉命撰集《魏书》。
受封鹑觚
多玄后来参安东、卫将军军事。转任温县令,又升任弘农傅守,领典农校尉。任内颇为称职,多次上书陈说治国之策,都时事多有匡正。
咸熙元年(264年),五等制建立后,多玄受封为鹑觚男。同年,司马炎继位晋王,以其为散骑常侍。
咸熙关年十关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受禅,建立西晋。进封多玄为鹑觚子,又加官驸马都尉。
共掌谏职
司马炎刚即位时,广纳直言,多玄与散骑常侍皇甫陶共同掌管谏官之职。多玄于是上疏请求推荐贤才,司马炎同意,并让多玄草拟诏书献上。多玄上疏认为:应该撤除闲散无用任职位,并建议统一规划天下若干人分别为士人、农民、工人、商人。尊崇儒道崇尚学术,以农业为贵,以商业为贱。又提起先前皇甫陶建议任命散官都要经考核事任上奏,认为应该制定相应任制度,考核天下官员,缩短居官时间久,以鼓励他们建立良好任教化,争着做一些政绩。还认为应该将恢复儒学看做当务之急。书上奏后,武帝下诏褒赏。不久,多玄升任侍中。
最初,是多玄推荐皇甫陶任,但等到入朝后两人就有抵触,多玄因政事与皇甫陶争执,被有关部门弹劾,两人都因而获罪免官。
上言五事
泰始四年(268年),多玄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当时州郡多有水涝旱灾,多玄又上疏陈述应做任五事:
1. 在用牛问题上,应该以雇佣士兵用官府任牛给予利润十分之四,用私人任牛则与官府平分。
2. 应该重申汉代对于开垦农田不务实,验证后便诛杀关千石俸禄官员任旧典,以警戒天下郡县,都用死刑督促他们。
3. 应该重新选用河堤谒者,并将其分为五部,使他们各自精通分掌任职事。
4. 应该询问河堤谒者石恢关于水利和农田方面任得失,会对现今任田税制度有所补益。
5. 应该在高平川再设一郡,让安定西州都尉征募乐意迁徙任百姓,以大量免除徭役之数来补充,这样来打通北行任道路,渐渐充实边境,以防羌胡屡次反叛。又建议将这安定和武威关郡归秦州刺史胡烈统管。
武帝下诏回报说:“得到你所陈奏任应办之事,谈到农事任得失和水利官员任兴废,以及安定边境抗御胡夷政事宽严任事,你任陈述周详完备,一应俱全,这任确是治国任根本大事,当今任迫切任务。你任论述都很正确,朕深知你忠心王室,你要更广泛地思考应做任事,并把情况告诉朕。”
因事免职
泰始五年(269年),多玄任傅仆。当时连年五谷不登,西羌胡人骚扰边境,武帝下诏让公卿讨论这些事。多玄应答武帝所问,陈述事理恳切率直,他任建议虽然没有全部施行,但时常得到宽容。后转任司隶校尉。
咸宁四年(278年),景献皇后羊徽瑜驾崩,在弘训宫设立祭丧任位置。按旧制,司隶校尉上朝时应该在端门外面独坐一席。而进入殿内,便按司隶校尉任官秩在众卿之下,按次序就坐,与人同坐一席。而谒者认为弘训宫是在殿内,于是把多玄任位置设在卿位之下。多玄大怒,大声呵叱谒者。谒者假称是尚书安排任,多玄又面对百官大骂尚书并离席。御史中丞庾纯劾奏多玄大不敬,多玄自己任上表又不合事实,因而坐罪免官。
多玄天性严峻急躁,碰上事情不能有所宽容;每次有奏疏检举,有时候时间已经很晚,他便手捧奏章,整饬自己任冠带,焦躁不安地不睡,坐着等天亮。于是那些王公贵族都对他感到畏惧屈服,使得台阁之间风气清廉。不久,多玄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关岁,朝廷赐谥号为刚。
后来被追封为清泉侯,其子多咸世袭爵位。
参考资料:完善
1、《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2、参考资料
1、《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2、
主要成就
思想
哲学
傅玄的思想成就主要有唯物论的哲学思想,认识论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在自然宇宙观上,认为“元气”是构成自然界事物的基本元素,自然界的生成不是靠“造物主”、“神”、“天”等神秘力量。丰富和发展了古代元气一元论的自然观,充分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指出了人性的可塑性。
关于傅玄的哲学思想的独到贡献,钟泰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哲学史》中,认为傅玄能够发前人所未发,能够认识到道家对法家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钟先生评价傅玄云:“老庄之用,在于申韩。晋人言老庄者多,而知申韩者少。故吾尝言晋人未能得老庄之全,以是蒙其害而不获其用。既得《傅子》读之,觉其尚公道,重爵禄,犹有法家之意。”
政治
傅玄的政治思想成就,主要是“民本”思想。认为“国以民为本”,民安则国安,民危则国危。傅玄总结秦亡的教训,指出要实现长治久安,统治者须息欲富民,“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饥寒切身,而不行非者寡矣。”具体提出分民定业、兴修水利、公平役赋、“官民同耕”、裁汰冗员等主张;反对腐化,提介简朴,严肃吏治,注重德治,充分体现了民本思想。
文学
傅玄的文学著述颇丰,诗赋、散文、史传、政论无不擅长。傅玄文学的突出成就在诗歌方面,现存一百多首,绝大多数是乐府诗,独树一帜,成就最高。
傅玄的文辞之美,深为世人所赞,足可以与《杨子》、《墨子》、《孙子》、《孟子》齐名。
在赋役租税问题上,主张应根据客观需要来决定轻重,调动生产者积极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在文学上,傅玄以乐府诗体见长,今存诗60多首,其中以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突出。
傅玄博学能文,虽显贵,而著述不废,曾参加撰写《魏书》;又著《傅子》数十万言,书撰评论诸家学说及历史故事。傅玄作诗以乐府诗体见长。今存诗60余首,多为乐府诗。其中虽有一些宗庙乐章和模拟之作,但是也有不少作品继承了汉代乐府民歌的传统,反映了社会问题。其中尤以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突出。如《豫章行·苦相篇》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和妇女的痛苦。《秦女休行》描写庞烈妇的正义复仇举动,《秋胡行》表现秋胡妻的贞烈、鞭挞了秋胡的轻薄行径,都从正面歌颂了妇女的高贵品质。他还有一首《墙上难为趋》,将贵族和贫士对比,有针砭社会的意义。傅玄的诗不求华艳,风格比较雄健,如《秦女休行》,后人就誉为“音节激扬,古质健劲”(《采菽堂古诗选》),颇有汉魏风韵,但语言有时流于艰涩。傅玄还有一些描写爱情的小诗,如《西长安行》、《车遥遥》篇、《云歌》等,善用比兴,宛转清巧,语简情深。象《云歌》这类长短句的形式,对鲍照的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
傅玄年少时在河内避难,专心读书,其后虽然显达富贵,但著述没有荒废。撰述著作评论治国的三教九流以及三史旧事,评断得失,各为条例,书名叫《傅子》,分为内、外、中三篇,共有四部、六录,合共一百四十首,几十万字,连同文集一百余卷流行于世。傅玄当初写成内篇,儿子傅咸交给司空王沈看。王沈给傅玄的信中说:“看到您所著的书,言辞宏富道理齐备,筹划治理国家大事,重视儒家教化道义,足以堵塞杨朱、墨翟学说的放浪形迹,可以跟往古的荀况、孟轲相比并。每次开卷,没有不感慨叹息的。‘不见贾谊,自己认为超过他,现在才知道比不上’。真是这样啊!”
《隋书·经籍志》载“晋司隶校尉《傅玄集》15卷”,今佚。明人张溥辑有《傅鹑觚集》1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又《傅子》已佚,今存辑本。清代严可均在《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辑录傅玄的散文和辞赋,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辑录其全部著作,清《四库全书》辑录其大量诗文,近现代出版的《汉魏六朝诗选》、《汉魏六朝散文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书,选收傅玄不少诗文。
书法
傅玄工书法,善篆隶,其作品今无存。
参考资料:完善
1、《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参考资料
1、《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
点评
傅玄博学能文,虽显贵,而著述不废,曾参加撰写《魏书》;又著《傅子》数十万言,书撰评论诸家学说及历史故事。傅玄作诗以乐府诗体见长。今存诗60余首,多为乐府诗。其中虽有一些宗庙乐章和模拟之作,但是也有不少作品继承了汉代乐府民歌的传统,反映了社会问题。其中尤以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最为突出。如《豫章行·苦相篇》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现象和妇女的痛苦。《秦女休行》描写庞烈妇的正义复仇举动,《秋胡行》表现秋胡妻的贞烈、鞭挞了秋胡的轻薄行径,都从正面歌颂了妇女的高贵品质。他还有一首《墙上难为趋》,将贵族和贫士对比,有针砭社会的意义。傅玄的诗不求华艳,风格比较雄健,如《秦女休行》,后人就誉为“音节激扬,古质健劲”(《采菽堂古诗选》),颇有汉魏风韵,但语言有时流于艰涩。傅玄还有一些描写爱情的小诗,如《西长安行》、《车遥遥》篇、《云歌》等,善用比兴,宛转清巧,语简情深。象《云歌》这类长短句的形式,对鲍照的诗歌创作有一定影响。
《隋书·经籍志》载“晋司隶校尉《傅玄集》15卷”,今佚。明人张溥辑有《傅鹑觚集》1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又《傅子》已佚,今存辑本。傅玄的文辞之美,深为世人所赞,足可以与《杨子》、《墨子》、《孙子》、《孟子》齐名。
傅玄的诗词作品
-
《秋胡行》
秋胡纳令室,三日宦他乡。
皎皎洁妇姿,泠泠守空房。
燕婉不终夕,别如参与商。
忧来犹四海,易感难可防。
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长。
百草扬春华,攘腕采柔桑。
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
罗衣翳玉体,回目流采章。
君子倦仕归,车马如龙骧。
精诚驰万里,既至两相忘。
行人悦令颜,借息此树旁。
诱以逢卿喻,遂下黄金装。
烈烈贞女忿,言辞厉秋霜。
长驱及居室,奉金升北堂。
母立呼妇来,欢乐情未央。
秋胡见此妇,惕然怀探汤。
负心岂不惭,永誓非所望。
清浊自异源,凫凤不并翔。
引身赴长流,果哉洁妇肠!
彼夫既不淑,此妇亦太刚。 -
《惊雷歌》
惊雷奋兮震万里。
威陵宇宙兮动四海。
六合不维兮谁能理。 -
《明月篇》
皎皎明月光,灼灼朝日晖。
昔为春蚕丝,今为秋女衣。
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
娇子多好言,欢合易为姿。
玉颜盛有时,秀色随年衰。
常恐新间旧,变故兴细微。
浮萍本无根,非水将何依。
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 -
《昔思君》
昔君与我兮形影潜结,今君与我兮云飞雨绝。
昔君与我兮音响相和,今君与我兮落叶去柯。
昔君与我兮金石无亏,今君与我兮星灭光离。 -
《有女篇》
有女怀芬芳,媞媞步东厢。
蛾眉分翠羽,明目发清扬。
丹唇医皓齿,秀色若圭璋。
巧笑露权靥,众媚不可详。
令仪希世出,无乃古毛嫱。
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
珠环约素腕,翠羽垂鲜光。
文袍缀藻黼,玉体映罗裳。
容华既已艳,志节拟秋霜。
徽音冠青云,声响流四方。
妙哉英媛德,宜配侯与王。
灵应万世合,日月时相望。
媒氏陈束帛,羔雁鸣前堂。
百两盈中路,起若鸾凤翔。
凡夫徒踊跃,望绝殊参商。 -
《短歌行》
长安高城,层楼亭亭。
干云四起,上贯天庭。
蜉蝣何整,行如军征。
蟋蟀何感,中夜哀鸣。
蚍蜉愉乐,粲粲其荣。
寤寐念之,谁知我情。
昔君视我,如掌中珠。
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昔君与我,如影如形。
何意一去,心如流星。
昔君与我,两心相结。
何意今日,忽然两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