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字的成语
-
假手于人
成语假手于人:假:利用。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
-
于今为烈
成语于今为烈:烈:厉害。某件事过去就已经有过,不过现在的更加厉害罢了。
-
勇于自责
成语勇于自责:敢于承认错误并自我批评。
-
了然于胸
成语了然于胸:了然:了解、明白。心里非常明白。
-
讷于言,敏于行
成语讷于言,敏于行: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
问道于盲
成语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
情见于色
成语情见于色: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
严于律已
成语严于律已:律:约束。严格要求自己。
-
易于拾遗
成语易于拾遗:犹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
于心何忍
成语于心何忍: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
-
熔于一炉
成语熔于一炉:熔化在同一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分难解。
-
托于空言
成语托于空言: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
求马于唐市
成语求马于唐市: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同“求马于唐肆”。
-
着于竹帛
成语着于竹帛: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亦作“着乎竹帛”、“着之竹帛”。
-
拟不于伦
成语拟不于伦:拟:比拟;伦:同类。指不以同类或同等事物来比拟。比拟失当
-
见弃于人
成语见弃于人:见:被。弃:遗弃,抛弃。被别人抛弃。
-
俯仰于人
成语俯仰于人:俯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形容一举一动都随人摆布
-
拟于不伦
成语拟于不伦: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
-
聊胜于无
成语聊胜于无: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
败于垂成
成语败于垂成: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参见:“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