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濆

于濆

所属朝代:唐代

于濆简介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47篇诗文► 0条名句

生平

  于濆,字子漪,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会昌末应进士举,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年)方得进士及第(一说会昌中乡贡进士),终泗州判官。善以古风体为诗,一反“拘束声律而入轻浮”的唐代声律诗之风。曾“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以矫弊俗”,自号“逸诗”。

  于濆现存诗仅四十五首,收录于《全唐诗》599卷中。论及晚唐诗坛,于濆并不为时人所重,但他却是一位具有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的诗人。其作品古朴无华,明快直切,显受汉魏乐府及中唐张籍、王建、白居易影响,与曹邺、刘驾等形成晚唐诗歌一个流派。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谓诸诗人“其源似并出孟东野,洗剥到极净极真,不觉成此一体”,其诗“多有惬心句,堪击节”。其作品中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诗,占居多一半比重,较同一流派诗人如曹邺,显得更有份量。

  代表作有《苦辛吟》《田翁叹》《陇头水》等,今传《于濆诗集》一卷。生平事迹散见于《新唐书》卷七二、《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八。今人梁超然、毛水清有《于濆诗注》。

于濆的诗词作品

  • 赠太行开路者

    唐代 · 于濆

    手斸太行山,心齐太行巅。斸尽太行险,君心更摩天。

    何如回苦辛,自凿东皋田。

  • 秦原览古

    唐代 · 于濆

    耕者戮力地,龙虎曾角逐。火德道将亨,夜逢蛇母哭。
    昔日望夷宫,是处寻桑谷。汉祖竟为龙,赵高徒指鹿。
    当时行路人,已合伤心目。汉祚又千年,秦原草还绿。

  • 戍客南归

    唐代 · 于濆

    北别黄榆塞,南归白云乡。孤舟下彭蠡,楚月沈沧浪。
    为子惜功业,满身刀箭疮。莫渡汨罗水,回君忠孝肠。

  • 古征战

    唐代 · 于濆

    高峰凌青冥,深穴万丈坑。皇天自山谷,焉得人心平。
    齐鲁足兵甲,燕赵多娉婷。仍闻丽水中,日日黄金生。
    苟非夷齐心,岂得无战争。

  • 边游录戍卒言

    唐代 · 于濆

    二十属卢龙,三十防沙漠。平生爱功业,不觉从军恶。
    今来客鬓改,知学弯弓错。赤肉痛金疮,他人成卫霍。
    目断望君门,君门苦寥廓。

  • 述己叹

    唐代 · 于濆

    不长不成人,及长老逼身。履善本求乐,及善尤苦辛。
    如何幽并儿,一箭取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