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

王恽

所属朝代:元代

王恽简介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301篇诗文► 0条名句

介绍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

  他直言敢谏,主张礼下庶人,刑上大夫,强调治理混乱的财政。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元世祖建御史台,任王恽为监察御史。他上书《击邪》《纳海》等论列一百五十余条。当时负责水利的中央级官员刘 ,利用治水导河之便,贪污宫粮四十多万石。王恽大胆地予以弹劾揭发。经过访查,他又将刘 监修太庙从中偷工减料终饱私囊的罪恶加以上书。刘做贼心虚,竟惶惶不可终日,忧虑死去。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王恽任少中大夫、福建闽海道提刑按察使时,当时沿海政局混乱,官吏缺额很多。他向皇上上疏要求选拔人才到沿海填补空缺。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果断罢黜了四十多名贪官污吏,任用了一批文武精通,耿直清廉的人赴职,使这里平静安定下来;并在福建沿海首创建造营房,让戍兵居住,改变了以往兵寓民家的陋习,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刚正不阿,秉公执法。在他任承直郎、平阳路总管府判官时,绛州太平县有一陈氏杀了自己的哥哥,因行贿官府,缓狱了决,株连三百多人受冤,长达五年不能结案。皇帝派王恽前往亲审此案,经过访查、审讯,释放了全部受冤遭株连的平民百姓。

  他虽身居高位,却能够体察下情,同情人民疾苦。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燕南一带冬春遭旱,秋季庄稼又遭水灾,王恽察访民情回到大都(今北京)以后,有一高官宴请百官,请他赴宴。入席后,他看到桌子上摆满了名酿佳肴、奇珍海味,如坐针毡,感到很不是滋味。他无法控制为民请命的感情,写了长篇免租谣,希词恳情切,皇上终于采纳了他的建议。

轶事

  王恽的谏政,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忽必烈专门将他传至京城召见。他又上万言书,提出“改旧制,黜赃吏,均赋役,擢才能”的建议,顺应了忽必烈“祖述变通”的建国思想,对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忽必烈亲授他为翰林学士。

  王恽任职从政期间,时常忧国忧民,他把历代明君贤相勤劳思政、治国安邦的经验和事迹系统整理成章,用“顺谏”的方式,奏疏给尚未登基的皇太子参阅。裕宗真金非常赏识他的这种见解,除自己学习外,还将《承华事略》各篇发给皇孙们传读。裕宗真金早薨,他的儿子成宗铁木真即位。王恽给成宗皇帝敬献的供物不是玉帛、珠宝,而是他论述的《守成事鉴》十五篇,表现出忠心事主的一片赤诚。因此,成宗又加封他为通议大夫,知制诰。并委托他同赵孟頫等人纂修《元世祖实录》。

  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六月,王恽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朝廷的钦差大臣在汲县看到他的故居依然是茅屋陋室,清贫如民。其儿孙们田园生涯,耕稼自给,便如实奏明圣上。皇上赐钞万贯,赠翰林学士承旨资善大夫,追封太原郡公,谥号“文定”。子孙荫封受禄。家乡人民也把他少年勤奋读书的古子涧村誉为“秋涧书声”,被列为“汲县八景”之一。他的言论诗文刊行于世一百卷为后人所传读。他的墓圹位于汲县(今卫辉市)城郊乡八里屯村西南石人洼内,距县城十华里。墓地前沿有神道,两旁为石刻仪仗,对称排列,每当“清明”前后和春节期间,家乡父老纷纷前往祭扫凭吊,表达深切的怀念和哀思 。

王恽的诗词作品

  • 平原行

    唐代 · 王恽

    羯奴骋兵伤滥恩,天宝之祸将自焚。三郎宫中略不省,履霜有戒知何人。

    平原蹇蹇真王臣,沈虑久识幽营氛。泛舟从酒运奇略,一日楼橹惊云屯。

    铁舆南来从猎火,河朔风靡烟尘昏。孤城平地独与抗,勇鼓义旅争鲸吞。

    西开土门掎蛇阵,南激睢守遮厓垠。滔天腥秽思一扫,誓与此羯不两存。

    书生信能立大事,竟掣贼肘西南奔。事虽旷代有足感,鲁公之义世所尊。

    我来吊古增永慨,苍烟草树连荒闉。欲寻遗庙不复见,宝刻留在东方珉。

    栖盖亭前野日曛,平原城下酹忠魂。朝廷何尝容直道,志士蹈难甘捐身。

    此心自视无愧已,一时知否非所论。嗟予何者敢跂慕,屡书不厌枭鸾分。

    当年纪载两鬼域,九泉奄奄随埃尘。先生一死固不朽,雅操何翅同松筠。

    故应烈日秋霜气,千古堂堂凛若神。

  • 华不注歌

    唐代 · 王恽

    齐州山水天下无,泺源之峻华峰孤。秦鞭有力驱不去,天遣一柱标齐墟。

    初疑太素女娲氏,补天断手兹遗馀。又如翠凤翥郊薮,来应世瑞开昌图。

    南山连络虽可爱,未免阿附相承趍。孤撑直上夹右碣,猛视又似天门貙。

    庆封齐豹两元恶,哆齧犹露雄牙须。不然齐太史,冤血凝碧老不渝。

    化成直笔插天外,堂堂使表春秋诛。乾坤乃有此雄跨,未许鹊药争头颅。

    江山胜概尽轩豁,远客吟眺增踌躇。李白上天不可呼,云烟变化何须臾。

    后人摹写觑天巧,百匝空绕青芙蕖。文章李杜光燄在,有诗无诗将何如。

    我思齐晋迭雄长,山灵枉被兵埃污。桓公九合犹霸事,三周其下真誇谀。

    会须扶策凌绝顶,望入苍梧叫帝虞。

  • 椒兰怨

    唐代 · 王恽

    昭皇迫东迁,望绝忠臣援。堂堂雁门兵,祗足速祸变。

    帝酣长星杯,醉魄迷椒殿。神龙失水几上肉,恶枭啄门夜漏半。

    龙兴赤雾天为红,一竁三百皆皇宗。唐家大业至此尽,自古亡国未有若此之哀恫。

    梁王归罪将谁给?奴辈虽诛天有在。金祥殿空杀气高,贼圭白刃专相待。

  • 汜水行

    唐代 · 王恽

    五季权在兵,逆顺系财贿。同光当宁能几朝,牝鸡司晨倾内外。

    添都买宴物山积,尽入掖庭充内费。君王政荒优宦狎,将相无辜恣诛杀。

    蜀资百万贼所徼,纵有其能供近渴。一夫夜呼汜水东,绛霄楼头兵反攻。

    雍陵竟堕所好死,英武杳逐仙音空。先皇有识如相问,三矢虽还未克终。

  • 通漕引

    唐代 · 王恽

    汉家鼎定天西北,万乘千官必供亿。近年职贡仰江淮,海道转输多覆溺。

    东阿距泉二百八,瀹济西来与清合。安流取直民力省,积水浮纲才两闸。

    自昔河防争横议,秖办薪刍不胜计。宣防瓠子至今悲,以彼方兹功极细。

    役徒三万期可毕,一动虽劳终古利。裹粮荷锸去莫迟,行看连樯东过蓟。

    休说春潭得宝歌,长笑韦郎空侈丽。从今粒米斗三钱,狼藉都城乐丰岁。

  • 李夫人画兰歌

    唐代 · 王恽

    清閟堂深不知暑,瑶草佳期梦玄圃。孙郎笑折紫兰来,素影盈盈映修渚。

    李夫人,澹丰容,天然与兰相始终。剡藤一笔作九畹,落墨不减江南工。

    芳姿元与凡卉异,晔晔况是湘累丛。离骚不复作,遗恨千古沈幽宫。

    君看此花有深意,似写灵均幽思悲回风。君家大雅堂,文彩东野翁,并入惨澹经营中。

    秋风拂帘秋日长,芳霏霏兮汜崇光。淡妆相对有馀韵,画栏桂子空秋香。

    淡轩托物明孤洁,五十年来抱霜节。固知色相皆空寂,妙得于心聊自适。

    仿像湘娥倚暮花,黄陵庙前江水碧。生平佩服真赏音,升闻紫庭非素心。

    唤起谪仙摇醉笔,为翻新曲泻瑶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