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取乱存亡拼音
[ qǔ luàn cún wáng ]
取乱存亡的意思
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成语的属性:
[ 成语形式 ]
ABCD式的成语[ 成语结构 ]
[ 感情色彩 ]
[ 成语用法 ]
取乱存亡近义词
取乱存亡反义词
取乱存亡出处
成语“取乱存亡”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谓仆人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众矣。’仆人以告,公遽见之。藏文仲以言于公曰:‘使能,国之利也。’《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夫取乱存亡,非能不可。”此处“取乱存亡”指在乱世中保存国家、延续社稷。
取乱存亡造句:
1、1. 当此乱世,若有强国凭借自身优势,抓住弱国的破绽,便可施行取乱存亡之策,以图扩大自身势力范围。
2、 2.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一些有野心的霸主常常利用其他国家的内乱,采取取乱存亡的手段,进而增强自己的威望和实力。
3、 3. 明智的统治者会时刻关注周边局势,若能抓住时机对那些混乱衰败之国采取取乱存亡之法,往往能在争霸或发展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取乱存亡相关查询
取乱存亡成语接龙
- 亡国之音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 亡魂丧胆 形容惊慌恐惧到极点。
- 亡魂失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亡戟得矛 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指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
- 亡羊补牢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 亡羊得牛 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 亡国之声 指淫靡的音乐。
- 亡魂丧魄 形容非常惊慌恐惧或心神不宁。
- 亡不待夕 亡:灭亡,死亡。待:等待。夕:傍晚。灭亡等不到傍晚。比喻很快就会灭亡。
- 亡可奈何 无可奈何。指只能如此,没有别的办法。
- 亡不旋跬 犹亡不旋踵。形容时间极短。
- 亡秦三户 指不畏强暴,奋起推翻黑暗统治之事。
- 亡不旋踵 指迅速灭亡。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 亡矢遗镞 损失箭和箭头。比喻军事上的细微损失。
- 亡国大夫 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 亡羊之叹 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 亡国灭种 国家灭亡,种族灭绝。指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 亡猿祸木 比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 亡国之社 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 亡国之器 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 亡国破家 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 亡猿灾木 比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同亡猿祸木”。
- 亡在旦夕 旦:早晨;夕:晚上。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 亡国败家 指国家覆灭、家人离散
成语取乱存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本网站提供成语取乱存亡的意思及拼音发音、近义词、反义词、英语翻译、取乱存亡出处、造句等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
本文地址: